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20. 写出上文中常用的一个成语。(2分)

答:

21.作者认为人事变化难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答:

答案

19. 惟天下之静者/ 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 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 理势之相因(错1处扣1分)。

20.见微知著。

21.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熟读文本,把握大意,理解主旨,对主要语句概括归纳。

译文:事情有它必然的趋向和终点,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天下只有那些冷静客观的人,才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将会发生的大变化。月亮四周出现光环,预示着天要刮风;柱石表面湿润,表示天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于世间人事的变化,情理形势的因果关系,它们疏远广阔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的程度,又怎么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对此也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喜爱和憎恶扰乱了他心中的主见,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填空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