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音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6分)
小题1:请从下列古诗词中,为班刊“文学与音乐”专栏选用适用的诗词。(填写序号,多选少选均不给分)(2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⑤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 白发征夫泪。 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笆半遮面。 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适用的信息:                      
小题2: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对音乐
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对乐器,
对学校组织艺术团
喜欢
不喜欢
流行
民族古典
民族
西洋
想参加
不想参加
94.5﹪
5.49﹪
81.11﹪
19.89﹪
7.77﹪
25.55﹪
42.22﹪
24.44﹪
结论:                                                                    
                                                                          
小题3:在“我喜爱的歌曲”展示中,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在第一个节目合唱《歌唱祖国》和第二个节目独唱《歌声与微笑》间说几句衔接的串词。(2分)
答案

小题1:①②⑤⑥⑦⑧

小题1:大多数同学都喜欢音乐,并且喜欢流行音乐;对乐器,喜欢西洋乐器的明显比民族乐器的多;大多数同学都热衷于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团。(写到一方面即给分)

小题1:示例:是啊,建国61年来,我们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繁荣富强。今天,我们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享受着祖国母亲给我们的幸福,我们伴着歌声与微笑成长。下面请欣赏独唱《歌声与微笑》。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根据“文学与音乐”这一主题选择相关的诗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解答此题,只要能够读清图表中的每一处信息,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注意前后意思的连贯即可。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29日,尚在西安的清廷颁布上谕,申明要变法革新:“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1901年9月,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1902年2月,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10月和1906年10月,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统一管理留学事宜。

1903年9月,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1904年5月,下谕:“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先后出台。

1905年9月,诏准“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11年5月,颁布《内阁官制》,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奕劻为内阁 * * 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于10月30日取消皇族内阁,开党禁,允许革命党人依法组成政党。11月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模仿英国体制,实行虚君共和。11月5日,又下诏“一俟议员选定,即行召集国会”。——《影响中国的100个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清末新政和洋务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