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郭明义,一个鞍钢普通职工的名字,在2010年逐渐传遍全国。他平凡朴实的言行在震撼着人们心灵的同时,也悄悄改变着周围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某校高三(3)班同学以“走进郭明义,学习郭明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了解郭明义事迹】

1996年起,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5年的工作;1990年起,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人”,在浴池给老人搓澡,每次下楼时都捎上邻居的垃圾,一辈子没占过便宜。其实他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但好得太持久,太纯粹,以至于让人无法理解和相信。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郭明义的事迹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郭明义境界】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郭明义说:“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一个不爱家的人,就不会爱社会;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忠于国家。”

(2)请分析郭明义的幸福观蕴涵的哲学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扬郭明义精神】

胡 * * * * 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我心中的雷锋——向郭明义学习”主题征文活动。

(3)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在主题征文中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原因及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郭明义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启示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的基础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郭明义严于律己、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精神,启示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郭明义的幸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②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郭明义的幸福观将个人与社会作为矛盾统一体,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③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郭明义的幸福观是正确的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①弘扬郭明义精神是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②弘扬郭明义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中 * * 精神的内容;可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③弘扬郭明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整个中 * * 的思想道德素质。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题。
我就职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美资公司。员工餐厅位于办公楼的三楼。某天晚上我加班到近十点钟,离开时发现整个办公楼里只剩下我,但走廊的灯全都亮着,多浪费呀,我心里想着,不仅关了一楼走廊的灯,还爬上二楼三楼,把灯全关了。
第二天早会上,外籍经理说:“昨天是哪位员工最后一个离开的办公楼感谢他为公司节约考虑熄灭了所有的灯。但是,从安全的角度,我们要让所有走廊通宵明亮,因为夜班员工可能要到三楼进餐,黑暗的楼道容易摔跤。我们付出的是有限的电费,但避免了潜在的伤害。”
我就职的第二家公司是一家英资公司。负责安全的经理给新员工的安全培训中说:“一旦发生火灾,公司不需要你们去救火或者去抢救公司财产。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产,人的生命最宝贵。你们要做的是保证自身的安全,迅速撤离,在确保自身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拨打119火警电话,请专业人员来灭火。”
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不禁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大学生张华为救落入粪池的老大爷而牺牲,以及前些天报道的中学生为抢救落水同学, 自己再也没有上来的事情。
我想说,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下一代,好好爱惜生命,不要教育,或诱导他们不管自身条件,不计客观效果,盲目舍己救人。对生命的珍视和爱护程度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让他们在救人时,能够客观权衡。西方国家从来没有过这样舍己救人舍生抢救国家财产的教育和舆论导向,他们受到的都是生命至上的人本主义教育。但我在国外绝少看到危难或交通事故时有人袖手旁观,遇到紧急情况总有很多自发自觉的救助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但从我们这些懵懵懂懂跳下河去再也没有上来的孩子身上,我感觉到的只是痛惜和痛心。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责任。
(一冰《经历“以人为本”》)

作者看到西方在哪一点上与我们不同:

A.别人在危难时绝少有人袖手旁观。

B.遇到紧急情况总会有人自觉救助。

C.受到生命至上的人本主义教育。

D.没有救人舍生教育和舆论导向。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