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政,齐之于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于礼,有耻且格。” ——孔子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来定之。”
——《 * * 宣言》
材料二: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 * * 》,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演说、辩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孔子思想与《 * * 宣言》观点的异同。(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 * * 发展的特点。(6分)
(3) * * 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分析英国 * * 发展的原因。(5分)
(1)同:二者都主张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异:孔子主德治;《人》主张法治。(4分)
(2)特点: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受到限制, * * 不断得到发展;以人身权、财产权为主要内容;由传统的人身权、财产权逐渐发展到有近代意义的 * * 。(6分)
(3)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时代发展的需要。(5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方思想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依据材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政,齐之于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于礼,有耻且格。”可知,孔子主张德治,而材料“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来定之”则体现的是法治。但二者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 * * 发展状况的分析归纳能力。回答时,应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总结答案。如材料“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 * * 》,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力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受到限制。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析总结经济因素对 * * 发展的影响能力。材料“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 * * 》”体现了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这时维护 * * 主要是传统的 * * 和财产权;但到了“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及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 * * 不断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