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方面我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个体、私私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3/4。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由原来的78%下降到26%,而非公有制经济0.2%上升到38%。
材料二:某中学九年级学生楠楠利用暑假深入部分社区、村庄,就某些社会成员的收入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绘制表格如下:
姓名 | 职业 | 收入来源 |
洪春 | 厂长 | 靠管理获得职务津贴 |
林夏 | 技师 | 靠开发电脑软件获取薪水 |
王秋 | 待业 | 靠投资股市获取股息 |
李冬 | 国有企业职工 | 靠工资 |
(2)材料一中,公有制经济的比例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扩大,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乃至影响到社会性质的变化呢?(3分)
(3)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从企业规模上看,绝大多数仍属于小打小闹;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原料加工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从产品质量上看,也存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那还要不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理由是什么?(3分)
(4)材料二表格中四位社会人员的收入分别是凭借什么生产要素获得的?(依次说明)(2分)
(5)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正在完善怎样的分配制度?在分配中,我国应注意什么问题?(3分)
(1)(4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为公民施展才干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3分)
(2)(3分)不会。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3分)国 * * 护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分)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曾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2分)
(4)(2分)按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按劳分配。
(5)(3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落实“四个尊重”的要求。
题目分析:(1)问题虽然以材料为背景,但是是基础知识题,结合教材的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回答本题时需要明确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并不是指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只要保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有的地区、有的行业可能多点,有的可能少点,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掌握关键领域,据此回答即可。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根据这几项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是基础知识题,按照教材分配制度及分配注意事项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