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惠更斯原理可知,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

B.惠更斯原理只能解释球面波的传播,不能解释平面波的传播

C.若知道某时刻一列波的某个波面的位置,由惠更斯原理可以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D.惠更斯原理不能解释波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波的反射与折射等相关现象

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惠更斯原理的相关知识。根据惠更斯原理,我们可以知道,介质中任意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A正确;惠更斯原理可以解释球面波的传播,也可以解释平面波的传播,B错误;若知道某时刻一列波的某个波面的位置,还必须要知道波速,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得到下一时刻这个波的位置,从而确定波的传播方向,C错误;惠更斯原理只能解释波的传播方向,不能解释波的强度,所以无法说明衍射现象和狭缝或障碍物的大小关系,D错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④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⑤,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⑥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游:交往。④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⑤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桓公怒而攻蔡。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⑥包茅:古代祭祀,用裹束的青茅过滤去酒渣。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鲍叔终善之遇:相待、接待

B.管仲既任政齐相:丞相

C.诸侯由是归齐由是:因此

D.然孔子之小:认为……小(人)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3分)

(2)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3分)

小题3:虽然孔子并不认可管仲,但太史公却称赞管仲为贤臣,从选文看管仲的治国方法有哪些成功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 分 )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