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董卓性残忍,一旦专政,据有国家甲兵、珍宝,威震天下,所愿无极。语宾客曰:“我相,贵无上也!”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不解剑,立挝杀之。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充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剽虏资物,妻略妇女,不避贵贱。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卓购求袁绍急,周毖、伍琼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即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以袁术为后 * * ,曹操为骁骑校尉。术畏卓,出奔南阳。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时县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操,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操至陈留,散家财,合兵得五千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诣:到……去
B.纵放兵士,突其庐舍 突:冒犯
C.卓购求袁绍急 购:重金收买,悬赏以求
D.因白令释之 白:明白小题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戍卒叫,函谷举
B.又以袁术为后 * *
C.为亭长所疑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小题3:下列句子属于董卓赦免袁氏兄弟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据有国家甲兵、珍宝,威震天下 ②洛中贵戚,室第相望
③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 ④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⑤今急购之,势必为变 ⑥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1:D(白:禀告。)
小题2:B(ACD均为被动句)
小题3:B(①写董卓的威势。 ②写洛中贵戚的情状。 ⑥功曹私放曹操的原因。)
董卓性情残忍,一旦控制朝政大权,掌握全国武装力量和国库中的珍宝,威势震慑天下,欲望没有止境。他对门下的宾客说:“我的相貌,是尊贵无上的!”侍御史扰龙宗晋见董卓禀告事情,没有解下佩剑,(董卓)立刻杀了他。当时,洛阳城内的皇亲国戚很多,宅第相连,金银财宝,家家户户都堆满了。董卓放纵部下的士兵,突袭他们的宅第,强夺财物, * * 淫掳略妇女,并不回避皇亲国威。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董卓悬赏捉拿袁绍催逼急迫,周毖、伍琼劝董卓说:“废立皇帝这种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绍不识大体得罪您以后,心里害怕而出走逃跑,并不是有别的想法。如今急着悬赏捉拿他,势必会引发变乱。袁氏家族连续四世建立恩德,他的门生、旧部遍布天下,假若袁绍收罗豪杰而聚集徒众,其他的豪杰便会乘机起事,那么崤山以东地区就不归您所有了。不如赦免袁绍,任命他为一个郡的太守,他因赦免而感到高兴,就必定不会再有后患了。”董卓认为有道理,于是就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封赠邟乡侯。又任命袁术为后 * * ,曹操为骁骑校尉。袁术害怕董卓,出走逃跑到南阳。曹操改名换姓,从小路向东逃回家乡,经过中牟县时,被亭长怀疑他,抓起来送到县里。当时县里已收到董卓下令缉捕曹操的公文,只有功曹心里知道他就是曹操,认为天下正当混乱,不应该拘捕英雄豪杰,于是向县令建议释放曹操。曹操回到陈留郡,出卖家产,集结起五千人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