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一80%
掌握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小题1:由上表可得出结论:
小题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答案

小题1:①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②采取两种学习方式棚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①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缺乏指导,走弯路。②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由结论分析合理即可)

题目分析:

小题1:该表格描述的对象是“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从比较看,采用单一学习方式的掌握量低于80%的人数占大多数,而采用综合方式的知识掌握量高于80%的人数占大多数,且掌握量低于50%的人数大幅下降。据此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资料一要注意比较项,二要注意纵横比较。

小题2:分析原因要贴近实际,表述简洁。注意客观分析每一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下结论要合情合理。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2,稍难。“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内涵”,也是就是说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作为工具性学科,语文能力还应包括能会阅读各种图示、表格、符号、漫画等所表现的内容,理解隐含信息及意义。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多有涉及,往往出现在“语文积累与运用”或“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中。本题属表格类,答题一要扣住表格主题,注意表格名称,二要纵横分析数据,看出变化,找到规律,三要抓住要点,提炼主要信息,得出核心结论。

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解说题。用语文的方式描述内容,讲清楚“是什么”,即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提炼题。通过表面信息,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即所表现的主题。

3、评价题。经过对材料信息的全面梳理、把握,形成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评价,积极和材料对话。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