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浙江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发起“我家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1: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城2008年上半年有8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2:《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 %人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 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3: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 %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小题2:活动二: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哪一条?请简述理由。

建议一: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观点理由:                   

小题3:活动三:请你仿照风景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您准确无误的1投!

温馨提示:           

答案

小题1:探究发现:如: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这与不少司机缺乏斑马线让行意识和部分行人走斑马线时安全意识淡薄有关。

小题2:观点理由:认同建议一:理由如: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让他吸取教训,加深对交通法规的认识。认同建议二,理由如: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能使人们处处替他人着想;人人礼让,安全通行。认同建议三,理由如:有的斑马线设在道路急弯处,位置不佳;有些地方道路很宽,但斑马线中间没有设置暂停区域,这些情况会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小题3:温馨提示:例:你让的是一点时间,得到的是一份幸福!

我用深情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你的行为:减速、慢行、让停……

左看看,右看看,安全行走我喜欢!

我喜欢你在绿灯的引导下轻轻走过!

(以斑马线的口吻表达,内容符合交通规则即可)

小题1:题目分析:由材料1得知: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屡发;由材料2得知:司机缺乏斑马线让行意识;由材料3得知:部分行人走斑马线时安全意识淡薄。综合三则材料会发现:公民不守交通规则、开车违规是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的主要原因。

点评:这类题目可遵循这样的思路:把握思路→分层提要→综合归纳→组合信息。

小题2:题目分析:这类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要选择自己好组织语言的一条建议进行阐述。认同建议一,理由如:因为开车不守规则是大问题,行人乱走也是大问题都要处罚,以规范化斑马线;认同建议二,理由如:司机或行人能否主动遵守交通法规,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素质。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能使人们处处替他人着想,互相礼让,安全通行;认同建议三,理由如:设置斑马线的道路,如中间没有设置暂停区域,就不宜过宽;另外,斑马线的位置不能设在道路急弯处,否则会引发交通事故。所以要想避免交通事故,就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点评:这类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明确,理由设计合情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3:题目分析:仿写句子时,以“斑马线的口吻,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

意安全”为话题,以“例句”为示范,基本格式一致即可。例如:你要过的是人行道,别让

别人走不归路!

点评:仿写要看示例,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题干要求,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