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东城区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的规划,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文
化建设在东城”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分析下图,提取关于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影响力。(4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调查
摘自人民网上海2012.1.30电
主要信息:
影响力:
小题2:2010年以来,东城区以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为目标,逐步推进文化建设。
读下列材料,概括东城区文化建设的四个特色。(4分)
【材料一】
为了把东城区建设成名符其实的“首都文化中心区”,东城区力求融合多种文化元素,
如戏剧、体育、中医等,形成多元文化的汇聚地。为了打造北京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东城区还在全市率先颁布二十年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了“十二五”期间东城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材料二】
2012年,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将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加快
中轴线沿线环境的修缮整治,复建中轴线沿线“十大保护项目”,形成古都风貌集中展示区。另外,着力保护修缮“国子监-雍和宫”、“王府井-东单”等七大片区,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材料三】
“东雍创业谷”园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优先发展数字内容的动漫产业和
版权交易产业;东方文化大厦、红桥市场、方家胡同46号等这些被称为“胡同里的创意工厂”的集聚区,已经成为东城区文化创意集聚发展特有的“符号”。
特点:⑴ ⑵ ⑶ ⑷
小题3:班委准备根据“文化建设在东城”的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综合以上材料为本
期黑板报写一段导语,用上“东城区”“文化名片”两个词语。(3分)
答:
小题1:答案示例:主要信息:中国流行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也低于中国政治、经济所具有的吸引力。
影响力:中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力非常低。(共4分。“主要信息”共2点,每点1分;“影响力”2分)
小题2:答案示例:特点:⑴融合多种文化元素 ⑵具有整体发展规划 ⑶保护古都文化并展现其魅力 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共4分。“特点”共4个,每个1分)
小题3:答案示例:世界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中国的流行文化?无论传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中国都需要打造自己响亮的文化名片来提高国际影响力。那么东城区文化建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看本期黑板报。
小题1:题目分析:“提取关于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信息”是审题的关键,所以首先要审清题目,然后看图表,第一行和第二行是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通过比较告诉我们“中国流行文化的吸引力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整体看图表,可以发现“中国流行文化的吸引力”在所有的吸引力中是最低的。
点评:理解图表,一定要注意整体感知图表的标题和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综合考量后写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2:题目分析:“概括东城区文化建设的四个特色” 是审题的关键点,我们要认真从前向后读上面的材料,不难看到文字中关键语句及语言标志,如材料一中的“东城区力求”“还”,材料三中的“特别是”等。根据这些,“四个特色”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点评:要从前向后读原材料,抓住关键语句和词语找到有效信息,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3:题目分析:板报的主题是“文化建设在东城”,本题要求我们写板报的导语,即:运用导语引出“东城区”这个主题四人板报的主语,“文化名片”是对主语的定性。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身边的事要多关心,多与同学交流,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