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寡人之于国也》选段,按要求答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题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③狗鸡豚彘之畜,无失其时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①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②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小题1:宾语前置(A判断 B省略“以(之)” C定语后置)
小题2:C项是对整个统治者的批评,并非只指梁惠王
小题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