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历史信息
11977年10月21日,我国《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21980年,万维网(WWW)在日内瓦附近的一个原子物理学研究中心被首次开发出来。
31982年,中国农村实行责任制的生产队达71.9%,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占总数的67%。
41986年初,苏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提出“在完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51986年10月,全国人大通过民法通则,使民事审判活动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依据。
6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71994年,APEC《茂物宣言》要求各成员国在15—20年里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
81996年,伊朗生产出身穿长袍,头戴面纱的萨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
91999年底,中国有股份制企业40多万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6200家。
102000年初,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16—30岁最年轻群体的第一选择是“电脑工程师”。
112000年,美国网络企业占据股市价值的三分之一。联邦政府财政盈余189.5亿美元。
122005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逾200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信息(至少3条)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主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

1.填写“信息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

2.论述要结合所选择的历史信息,但不得照抄。

3.论述字数200字左右。

答案

评分标准

一等:(1)主题明确,符合所选信息;(2)合理引用史实,论述完整;(3)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12分。)

二等:(1)主题较明确,比较符合所选信息;(2)引用史实,论述较完整;(3)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6—9分)

三等:(1)主题不清晰,不太符合所选信息:(2)未引用史实,论述有明显缺漏;(3)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5分或5分以下)(另:没有完整填写“信息序号”和“主题”,酌情扣1—2分。)

示例:

信息序号:6、9、12

主题: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论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邓 * *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股份制企业也有很大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199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和欧盟的经贸关系。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国力,促进民生,推动了社会进步。

其它主题举例,供参考:

(1)改革路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3、4、6)

(2)网络的力量(2、10、11)

(3)经济全球化中的“和”与“不同”(7、8、12)

(4)“人”与“制度”是改革的两大支点(1、3、5)

(5)中国与经济区域组织的关系(6、7、12)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