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 * * 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小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陟罚臧否 臧: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翻译:
(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翻译:
小题3:这三段文字体现了诸葛亮对后主哪些方面的担心?(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小题1:( 2分,每空1分)答案:(1)发扬光大(2)表扬
小题2:( 4分,每空2分)答案:
(1)不应当过分看清自己,说话不恰当。
(2)一定能帮助补救缺点和疏漏,得到更多的好处。
小题3:(3分,每点1分)答案示例:
(1)担心他不能广泛听取意见,堵塞忠谏之路;
(2)担心赏罚不公;
(3)担心不能重用先帝留给他的忠臣。
小题1:
题目分析:“光”在古文中有当名词使用,如《桃花源记》中“若有光”,本句中意为“发扬”,“陟罚臧否”四个字都要搞清楚,意为“赏罚褒贬”。“臧”与“否”相对,“臧”为“褒奖”。
点评:本题不难,所学课文,学生比较熟悉。解释古文字词,学生总是习惯地用现代义替代古义,这是习惯问题,所以要加强古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习古文的好的思维,好的习惯。
小题2:
题目分析:“宜”,应该;“妄”,毫无根据;“菲薄”,轻视;“引喻”,引据言说;“失义”,失去本义。“裨补”,弥补,“阙漏”,遗漏;“广”,多;“益”,好处。
点评:本题有难度,两句不太好翻译。翻译句子,要注意三点,词义,句式,语气,词义要准确,注意古今义的变化,句式要调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气要译出,要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
小题3:
题目分析:根据诸葛亮所提三条建议,反向分析,一是听取别人意见问题,二是奖罚分明问题,三是使用人才问题,诸葛亮担心都是“人心向背”问题。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明确的答案。理解文章中某个问题,关键在认真阅读,搜索相关的文字信息,理出相关点,理解分析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