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出师表(节选)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小题1:《出师表》是三国时 (人名)向 (人名)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篇文章。(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线字的含义。(3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小题3: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向后主推荐了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中肯建议。
B.为保证出师后蜀国的稳定,作者对宫中、营中的人事作了安排,考虑周到。
C.作者推荐的贤良,都是“先帝简拔,众议推举”的,体现了他做事的公正性。
D.作者提及先帝痛恨那些 * * 佞不分的人,意在告诫后主要牢牢铭记先帝的遗志。
小题1:( 2 分,每空1 分)诸葛亮 刘禅
小题2:( 3 分)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小题3:D
小题1:题目分析:《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点评:学习文言文,对于一些重要篇章,要注意识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要重视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练习和助读资料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尤其要重视 课本附录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教学大纲”推荐书目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小题2:题目分析:翻译是要注意“是以”是因此的意思,“简拔”是“选拔”的意思,“遗”是给予的意思。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
小题3:题目分析:D“作者提及先帝痛恨那些 * * 佞不分的人,意在告诫后主要牢牢铭记先帝的遗志。”“痛恨”的意思是痛心遗憾,不是痛恨。“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表达的情感、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注意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