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少孤,事兄华,敬顺过人。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天宝初,事韦坚,坚败贬官。累至须江丞,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会安禄山反,进明迁北海郡太守,奏琦为录事参军。禄山已陷河间、信都等五郡,进明未有战功,玄宗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进明之首。”进明惶惧,莫知所出,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出奇力战,遂收所陷之郡。令琦奏事,至蜀中,琦得谒见,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玄宗大喜,即日拜监察御史。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促办应卒,事无违阙。迁司金郎中、兼御史中丞,使如故。于是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官置吏出粜。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市罪有差。百姓除租庸外,无得横赋,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迁户部侍郎、兼御史丞,专判度支。

初,琦以国用未足,币重货轻,乃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当十行用之。及作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与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既而谷价腾贵,饿殣死亡,枕藉道路,又盗铸争起,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长史,既在道,有告琦受人黄金二百两者,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期光以为此是琦伏罪也,遽奏之,请除名,配流夷州,驰驿发遣,仍差纲领送至彼。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入迁太子宾客。属吐蕃寇陷京师,代宗幸陕,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充关内元帅副使。未几,改京兆尹。车驾克复,专判度支,兼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前后领财赋十余年。鱼朝恩伏诛,琦坐与款狎,出为处州刺史,历饶、湖二州。上以其材,将复任用,召还京师,信宿而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新唐书·第五琦传》)

注:①收榷:收归专卖。②浮人:闲散人员。③用以:用度。④纲领:役使。⑤车驾克复:皇帝复归长安。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盗煮私市罪有差市:交易,买卖

B.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益:增加

C.属吐蕃寇陷京师属:恰逢,正赶上

D.琦坐与款狎坐:坐等小题2:下列句子全部表现第五琦在理财方面很有才能的一项是(    )(3分)

①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 ②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 ③促办应卒,事无违阙。

④乃请铸乾元重宝钱  ⑤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 ⑥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

A.①⑤⑥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小题3:下列关于文章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五琦是唐朝时陕西长安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与他的兄长一起生活,他侍奉兄长非常恭顺,超过了别人。

B.安禄山造反之时,第五琦在贺兰进明手下做事,他献计用重金招募敢死队,终于收

复了失陷的城池。

C.面对国家币重货轻的局面,第五琦改革货币,他铸造了两种新的钱币,与原来的开

元通宝钱共同使用。

D.第五琦在被贬谪到忠州长史的途中,又被御史刘期光查出曾经收受了贿赂黄金二百两,所以被判发配到夷州。

小题4:翻译文章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5分)

(2)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如果授予我职责任务,让我来供给军需物资,我能够让赏罚供给的物资,不

劳烦圣上考虑。

(2)朝廷内外都认为是第五琦变法的弊病,每天都有封奏使皇帝听闻。

小题1:坐:定罪(因受连累)

小题2:①只是说器重,并没有具体说为什么②属于带兵作战方面⑤属于政治才能

小题3:第五琦并没有收受贿赂

小题4:(1)若:如果;假:授予;济:供给、接济劳;劳烦、麻烦;句意1分

(2)中外:朝廷内外;以:认为;闻:使……听说;弊:弊端,毛病;日:每天 另“以”翻译为“因为”也可以给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是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声拉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人们的感知。这就是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能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发球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小题1:下列对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又发出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道。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庭。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都能取得进展。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