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各界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年初、年尾两次征求公众意见,这在我国行政立法史上还是第一次。2010年1月29日,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社会高度关注、讨论热烈。截至3月3日,共收到意见和建议65601条。将近11个月的时间过去了,12月15日,经过修改后的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布。
二次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征收个人住宅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被征收人除给予补偿外,还应优先安排被征收人享受住房保障。二次征求意见稿同时规定,被征收人对征收决定和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规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新法最大的变化是强调“搬迁”,不再是之前的“拆迁”, “拆迁”由“搬迁”取代,这既有“名”的变化,又有“实”的变化。
(1)《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一年两次征求公众意见,这在我国行政立法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拆迁”由“搬迁”取代,这既有“名”的变化,又有“实”的变化。请你谈谈对“实”的变化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网络问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对《条例》有意见和建议,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反映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走上了依法治国的轨道;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等等。
(2)说明了我们党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3)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博客等反映情况,可以向报纸、电视等媒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