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 * * 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 * 。

小题1:解释下列短语。(10分)

(1)卑鄙:                             (2)由是感激:          

(3)驱驰:                               (4)时人异焉:          

(5)益州既定: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小题3:从乙文中找出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对应的语句。(3分)

                      

小题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这自己神圣的职责。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答案

小题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3)奔走效劳。(4)当时的人都感到很奇特。(5)益州平定后。

小题2:(1)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2)刘备才能以这支军力跟魏武帝交战,打了大胜仗,并乘胜追击,把江南一带都平定下来。

小题3: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小题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回答。

小题1:题目分析:要注意(1)“卑鄙”:是古今异义词,在本文中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品行恶劣”的意思。(2)“由是感激”: 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由是”是“由于这样”的意思;“感激”: 古今异义词,在本文中是“感动激奋”;(3)“驱驰”:有三个意项:1.策马快跑,2.喻奔走效力。 3.指辛苦;勤劳。在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4)“时人异焉”: 当时的人都感到很奇特。“异”:意动用法,“以……为异”,“认为(感到)……奇特”;(5)“益州既定”: 益州平定后。“既”是“已经”的意思。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词句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小题2:题目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翻译(1)句时,要注意把“苟(苟且)、“全(保全)、“于(在)”、“闻(扬名)”、“达(显贵)”、“于(在)”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句时,要注意把“其(他的,指魏武帝的)、“克(攻下)”“捷(取胜,打了胜仗)”、“悉(全部)”、“平(平定)”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题目分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意思是“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这两句写刘备在当阳县长坂被曹操击败,刘备逃到下口后,诸葛亮奉命去东吴求援。乙文中“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这句话所描写的刘备的遭遇和诸葛亮出使东吴的目的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相似。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文言文要理解文章句意,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并概括做答。注意找细找全,不要做无谓的失分。

小题4:题目分析:诸葛亮原本是一个平民,但是刘备赏识他的才能,三顾草庐,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败军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之际奉命出使;刘备驾崩之后,诸葛亮依然忠心耿耿辅佐刘禅,在出师北伐之前,临表涕零,给刘禅提出许多治国的良策。足见诸葛亮为人忠诚,有责任心,懂得报恩。给我们同学们也应该有许多启发,比如:知恩图报,有责任心,为人忠诚等。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谈阅读感悟,关键要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作品的主旨。本题可围绕“职责”“重视责任意识”的角度来谈阅读感悟即可。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