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10 分) 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我校“南山文学社”读书小组的近期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小题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示例】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更认同: ,因为: |
小题1:①B ②A ③D ④C
小题2:参考示例:①读书既要常看,也需方法,更要学以致用。 ②短短六句,即将读书之道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精辟! ③那些只会埋头死读却不知消化的“两脚书橱”,正是“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最佳佐证。(批注不限于题目所列角度,也不必说明批注角度,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小题3:参考示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小题1:题目分析:本题要求给读书故事选择正确的主人公,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如果平时课外阅读量比较小的话,做起来还是有点吃力。
点评:解答本题,主要靠课堂和课外积累,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那些对自己有启发意义或教育意义的故事、名人轶事进行分类整理,并且随时翻阅,以加深自己的记忆。
小题2:题目分析:“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读书要读好书,好读书,并且要学以致用。
点评:做读书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写,都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批注。
小题3:题目分析: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这三项内容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读书的种类,选择自己比较认同的观点,并充分合理地说明理由即可。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题中的三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出具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