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红十字日”即将到来之际,某校学生展开对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状况的了解与调查,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小题1: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我国器官捐献移植的供需状况及造成该状况的原因。(4分) 【材料一】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是解决移植器官来源的最佳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目前全世界的器官供需比平均是1:25,即有25个人需要的时候,一个人捐献。美国的器官供需比为1:4,英国是1:3。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0万至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仅能实施手术1.3万例,即只有1%左右可获得移植,供需比是1:150。 2011年各国每百万人口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单位:例)
状况: 原因: 小题2:有这样一种观点:150万人在等死,中国器官捐献率低是因为没爱心。请从下面材料中概括出2条反对这一观点的理由。(4分) ![]() ![]() 理由一: 理由二: 小题3:根据以上调查,同学们准备在“国际红十字日”当天走上街头进行一次“器官捐赠”的宣传活动,根据下面的材料,请你为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补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义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材料三】 2013年3月19日,茂名信宜市洪冠镇翻南村,村医梁金英作出了一个感人的决定-——无偿捐献因意外离世的丈夫陈欲军的器官。一对眼角膜、两个肾脏、一个肝脏,5个器官顺利移植成功。尽管亲人走了,但却留下一份珍贵的礼物,捐献出的器官让生命以特殊的方式延续。 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何玥,这位年仅12岁的小女孩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和肝捐给了三个人。当我们怀着悲伤提起这个名字时,却又怀着欣喜,因为她的生命与另外的生命合二为一,仍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 死亡即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吗?不,他们的器官还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延续着生命!这就是器官捐赠的价值。 主题:感谢无私的捐赠, 。 |
小题1:示例:【状况】我国器官移植需求量大,而可供移植器官数量很少;供需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原因】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低于其他各国,器官供体严重不足。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小题2:【理由一】大多数人对于捐献自己去世后身体器官并不排斥,可见有爱心的人并不少。(2分)【理由二】人们不愿捐献器官原因复杂,但与有无爱心无关。(2分)
小题3:示例:赞美生命的礼物
小题1:题目分析:根据材料和图表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器官捐献的状况是:器官移植需求量大,而可供移植器官数量很少;供需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低于其他各国,器官供体严重不足。
点评: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小题2:题目分析:要反对的观点是“150万人在等死,中国器官捐献率低是因为没爱心”;从图表信息看,我国大多数人对于捐献自己去世后身体器官并不排斥,可见有爱心的人并不少人们不捐献器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捐献不透明,等等。但与有没有爱心关系不大。
点评: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小题3:题目分析:材料中列举了几个因为捐献器官而救了别人的命的例子,呼吁人们捐献器官,创造生命奇迹。
点评:所谓主题语就是用来凸显主题的短语或短句,选择简单的会议或活动来考查学生拟写主题语的能力,既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考查学生面对实际科学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试题不可能将内容庞杂的图书或鸿篇巨制的文件或内容丰富的大型活动作为命题的材料,内容单一追明确的活动拟写主题语是非常简便易行的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