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应用设计题

(7分)某次探矿时发现一天然透明矿石,经测量其折射率n=。人工打磨成球形后置于空气中(如图所示),已知球半径R=10 cm,MN是一条通过球心O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AB与MN间距为d=5 cm,CD为出射光线.

求:① 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

②CD与MN所成的角α.

答案

(1)t= ×10-9 s(2)α=30°

题目分析: 光路如图。

① 光线在B点界面的入射角与折射角分别为θ1、θ2

sinθ1 =       (1分)

折射率n=     (1分)

得  sinθ2             (1分)

光线在球中传播的时间t= =s=×10-9 s   (1分)

②在C点出射角为β      =    (1分)

得sinβ=,β=45°

∠COP=π-θ1-∠BOC=15°,      (1分)

α+∠COP=β,得α=30°           (1分)...

单项选择题

不像诸如行星的运动、光的行进等物理现象,有生命的东西的行为从未归纳为严格的自然规律,也许永远不会。有许多人坚持,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也就是说不能在普通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解释和判断任何给定情势的人类行为。但是,生命并不是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例外情况,生物的行为也是完全可以解释的,假如所有的因素都知道了的话,难处就在后面那个短语所说的。所有的因素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因素太多了、太复杂了。然而,人类能够了解自己,对此无需绝望。在获得对人类自己的复杂精神的更好知识方面存在着广阔的天地,即便我们决不会到达这一道路的终点,我们还渴望沿着它走很长一段路程。不仅因为问题特别复杂,而且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时间也不长。现代物理学出现于1600年,化学出现于1775年,而“实验心理学”这一更为复杂的研究仅仅从1879年开始,德国生理学家冯德在这一年建立了第一个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冯德先生主要感兴趣的是感觉以及人感知周围世界的细节的方式。几乎在此同时,兴起了应用于一个特定方面的人类行为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把人当成一种工业齿轮。1881年美国工程师泰勒开始测量做某一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泰勒是头一个“效率专家”(像所有效率专家一样,倾向于看不见停表之外的价值),在工人当中是不受欢迎的。

文章第二段主要想说明的是()。.

A.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这一问题研究的时间很短

B.实验心理学从1897年开始研究的

C.冯德建立了第一个人类行为研究的实验室

D.冯德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很感兴趣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