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4分) 诗与画是同胞兄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即是生活。具体来说,即他们都来自生活中的环境、感情等等,都有美的要求、有动人力量的要求等等。(1) ,作出的诗或画,必然是无病呻吟或枯燥乏味的。如果创作时没有美的要求,没有动人的力量,也必然使观者读者味同嚼蜡。(2) ,也就是说不是画家都是诗人,诗人也不都是画家。但一首好诗和一幅好画,给人们的享受则是各有一定的分量,有不同而同的内核。 (1)
(2)
|
答案
小题1:如果没有环境的启发、感情的激动(2分)
小题2:但这些相同之处,不是人人都同时具备的。(2分)
题目分析:通读语段可知,语段讨论诗与画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根据第一个空后面的“作出的诗或画,必然是无病呻吟或枯燥乏味的。如果创作时没有美的要求,没有动人的力量,也必然使观者读者味同嚼蜡”,及句中的“如果”可知,第一个空应是一个假设句,假设的情况导致了“作出的诗或画,必然是无病呻吟或枯燥乏味的”的后果,且成空前面的“环境、力量”等有关。因此,第一空可填“如果没有环境的启发、感情的激动”。按此做法,第二个空也应注意空前后的语句,尤其是“不是画家都是诗人,诗人也不都是画家”的语句,第二个空上应填写“当然,这些特点,不是能同时具备的”等类似的语句。
点评:整体感知语段,分析语段所写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根据这些特点拟写具有衔接作用的语句。写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