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5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1 NaCl(精盐)溶液,上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2)Ca2++CO2-3====CaCO3↓,Ba2++CO2-3====BaCO3↓

(3)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4)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150 mL容量瓶

(1)鉴别SO2-4的特征试剂为含Ba2+的溶液,可取②步的上层清液再加BaCl2,看是否还产生沉淀来判断,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BaCl2已过量。

(2)第④步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因此离子方程式应有Ca2++CO2-3="===" CaCO3↓,Ba2++CO2-3====BaCO3↓。

(3)如果先加盐酸调pH再过滤,可能使部分沉淀溶解,导致所得食盐不纯。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要求所选容量瓶的容积应与待配制溶液的体积相等,即150 mL容量瓶;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而图中所示没有按要求做。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某年某月某日,某市某化塑制品厂发生火灾,整个厂房被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7.6万元。当日8时上班后,工人孙某某在该化塑制品厂压球车间门口西侧用电焊焊接压模。焊接现场的周围除一条3m宽的通道外,堆满了袋装成品浮球及废料,还有数个装丙酮、乙烷的铁桶。8时20分左右,拌料员谷某某要在孙某某作业处西侧约1.5m的地方,从铁桶中抽取丙酮,即告诉孙某某要先停止电焊,孙某某同意后便离开作业处。谷某某用塑料管从铁桶中向塑料桶中抽取丙酮,由于操作不当将丙酮洒在水泥地面上,谷某某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了现场。孙某某回到作业处,没有检查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继续电焊。在焊接约3cm长的一段接缝时,电焊溅起的火花将洒在地上的丙酮点燃。孙某某见起火便用正在焊接的方模去压地上的火苗,但火苗仍然四溅。孙某某与另一名工人先后取来3个灭火器,均未启动。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整个厂区被大火吞噬。直到11时,大火才被扑灭。事故发生后,某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此案,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违章堆放危险品,遇明火而引起的,谷某某等4人对此负有责任。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认定,谷某某、孙某某在生产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特大火灾,造成集体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厂领导孙某某和厂长刘某某身为企业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厂内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工人的违章作业放任自流,以致由于操作工人在事故隐患区域作业而发生特大火灾,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构成玩忽职守罪。(说明:本题前3道题为单选题,后5道题为多选题。)

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A.厂领导孙某某

B.厂长刘某某

C.工人谷某某

D.工人孙某某

E.以上人员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