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0分)1 mol某直链烷烃A,可以直接裂解成1mol气态烷烃B和1mol气态烯烃C。已知此裂解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请完成下列问题:

(1)A可能是____________;C可能是____________。

(2)若将1体积B完全燃烧,需2体积O2(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C应是____________。该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4H10 C2H4或C3H6

(2)C3H6

(1)1 mol A→1 mol B+1 mol C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所以混合气的总质量等于1 mol A的质量,即等于A的式量,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为2 mol。

所以29=,即=29,M(A)=58

A为烷烃,符合CnH2n+2,即14n+2=58

n=4,所以A的分子式为C4H10;丁烷有两种裂解形式:

C4H10CH4+C3H6

C4H10C2H6+C2H4

所以C可能为C3H6或C2H4

(2)1体积B燃烧需2体积O2,则B为甲烷。那么C为C3H6,丙烯加聚反应的方程式为: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设面积18000m2。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403。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别由指定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每天一班工作制,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参数见下表:

事件二:二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收缩裂缝,经项目经理部分析认为原因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骨料含泥量大)、水泥和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合理控制水泥和掺合料用量。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经理部的分析不全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

事件三: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d罕见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5年来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

(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元;

(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元;

(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元;

(4)工期顺延6d。

事件二中,出现裂缝原因还可能有哪些?并补充完善其他常见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