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领导集体向全民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
小题1:请你举出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的两种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节约资源的措施。(4分)
小题2:拟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广告语。(2分)
小题1:①刷牙时或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后不随手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淌;②只有一两件脏衣服就放进洗衣机洗。浪费大量的水节约资源的措施如:①随时注意关水龙头,随时注意节水,如先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再如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的“脏水”;②脏衣服不多时,不用洗衣机,尽量手洗。(针对列出的浪费现象提出两条措施即可,视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程度酌情给分。)
小题2:①如果人类现在不节约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②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写出一条即可,表达通顺1分,表达有文采1分,共2分)
题目分析:
小题1:在我们的身边浪费资源的现象较多,如:①刷牙时或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后不随手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淌;②只有一两件脏衣服就放进洗衣机洗。节约的措施,只要可行即可。示例:充电器充完即拔,晚上睡觉前关闭家电的电源;需要热水时,再打开饮水机的加热开关,节约用电;节约纸张,尽量双面打印⑥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不乱丢废弃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回收,循环再用,变废为宝
小题2:拟写的广告语,一要体现“节约”这一主题,同时还要有吸引人注意的作用。示例:爱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变废为宝,资源再生,造福人类。
点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语文综合实践题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成为试卷的宠儿。体现在试卷上则是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习题,让考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知识展示综合能力的考查形式。出场方式主要有:1.语言综合运用;2.图(表)文转换;3.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4.筛选、整合重要信息;5.活动的设计与说明;6.与文章阅读或名著阅读结合。解题方略: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策略:(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大部分命题者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综合性探究题的背景材料,比如2008年中考中有大量题目选用"地震"和"奥运"作为命题点。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关心国内外大事,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2)审清题目,明确题目意思和有关答题的具体要求。(3)精心研读所给材料,探究其中隐含的信息。(4)根据要求,恰当地表达。作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核心的考查要素。相对于阅读中的语言表达题而言,综合题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所以语言风格的选择,要视具体题目的要求而定,不能随意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