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练习(6分) 下面是某班学生的“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表,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信息:
小题1:请用简明语言概括表格中包含的信息。(从纵向、横向考虑,说出两条)(4分) A B 小题2:换位思考,请你站在爸妈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有什么烦恼?(最少说2点)(2分) A B |
小题1:A:初中生无论哪个年级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最多,其他依次为家庭,学校,社会。B:随着年级的升高,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就越多,其他则依次减少。
小题2:略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横向,以“七年级的学生”为例,“来自自身”的烦恼为“40%”,“来自家庭”的烦恼为“26%”,“来自学校”的烦恼为“20%”,“来自社会”的烦恼为“14%”,根据这一比较,初中生无论哪个年级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最多,其他依次为家庭,学校,社会。根据纵向,以“各个年级的学生来自自身烦恼”为例,“七年级学生”来自于自身的烦恼为“40%”,“八年级学生”来自于自身的烦恼为“44%”,“九年级学生”来自于自身的烦恼为“49%”,根据这一分析,随着年级的升高,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就越多,其他则依次减少。
小题2: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说出父母可能有的烦恼即可。示例:工作不如意、生活的压力、孩子不听话、成绩不理想等等。
点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语文综合实践题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成为试卷的宠儿。体现在试卷上则是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习题,让考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知识展示综合能力的考查形式。出场方式主要有:1.语言综合运用;2.图(表)文转换;3.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4.筛选、整合重要信息;5.活动的设计与说明;6.与文章阅读或名著阅读结合。解题方略: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策略:(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大部分命题者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综合性探究题的背景材料,比如2008年中考中有大量题目选用"地震"和"奥运"作为命题点。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关心国内外大事,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2)审清题目,明确题目意思和有关答题的具体要求。(3)精心研读所给材料,探究其中隐含的信息。(4)根据要求,恰当地表达。作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核心的考查要素。相对于阅读中的语言表达题而言,综合题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所以语言风格的选择,要视具体题目的要求而定,不能随意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