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一个氮分子___________;

②两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_;

③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____________

④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N2

②2Fe

③Cu2+

(2)S+O2SO2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故。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引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为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就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据钱穆所说,在政治制度上,宋之于唐基本没有变动,有变动的也是迫于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的观点。(4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5)材料三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3分)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阅读材料:

材料一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 * * 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材料二中“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指欧洲什么运动?材料三表明,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理想化王国”绝不是合乎理性的,结合所学知识,在文学、美术方面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作品属于什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