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衡,字平子,南了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 * * 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 * * 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 * * 邓骘奇其才奇:以……为奇。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闻:高雅听说。
C.衡常思图身之事图:图谋,谋划。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到职工作。
小题2:下列各包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衡因上疏陈事因宾客至蔺相如朗谢罪
B.遂乃研核阴阳乃幽武于大窖中
C.宦官惧其毁己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20090708

D.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虽为节选,但仍然颇为完整地介绍了张衡一生的主要经历、科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以及文学成就、政治表现等,反映出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
B.张衡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直径有八尺,由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象个酒樽,外面用篆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
C.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个个紧张,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便没对皇帝说实话。
D.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还有很多豪门大户,和他一道胡作非为,张衡—到任就威风凛凛,整顿法制。暗叶r森知堪辱 * * 党分予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1:雅闻:素常听说。

小题2:A前“因”,连词,于是。后“因”,介词,通过。B两个“乃”均为副词,就。C两个“其”均为代词,他。D两个“而”均为连词,表转折,但。

小题3:张衡到任后,不是威风凛凛,而是治理严厉。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实验题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

(1)需称量          g(3分)的烧碱固体,它应该盛放在        (2分)中进行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写代号)         。(2分)

A.烧杯  B.量筒 C.1000 mL容量瓶   D.托盘天平   E.药匙 

F.500 mL容量瓶  G.胶头滴管   H.漏斗

(3)除上述可使用的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           ,(2分)它在实验中的作用为                                                              。(2分)

(4)叙述定容过程中的操作                                          (3分)

(5)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小心碰翻燃着的酒精灯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灭火。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C.不小心将酸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6)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                     ;(2分)偏小的有                     ;(2分)

无影响的有                   。(2分)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外

E.不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I.配制前先用NaOH溶液润洗容量瓶后再配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