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手握哑铃绕肘向上运动时,人的前臂骨骼可以看成是杠杆,此杠杆是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使用此杠杆的好处是_________。
费力;省距离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着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于押解途中写下的。
(1)诗的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3)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圆技术工人的构成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材料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
2010年中国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超过2400万人,但经济发展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个。尚有l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待转移。与此同时,自2004牟以来,用工荒日益严峻,2010年的情势,似乎叉显得格外严重,珠三角缺工的人数已从当年的15万激增到了200万。青岛一制造公司打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招一名高级模具技工,结果重赏之下却难觅“勇夫”;天然气西气东输一个项目工程,日工资
150元招高级焊工,竞无人揭榜……。
材料三:2010年9月16日,国家 * * 胡 * * 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强调,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健全面向所有困难民众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体面劳动的政治学依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