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西域中学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开展“漫游语文大世界”的活动,请参加下面的活动。(6分)

小题1:同学们一定参加过许多语文学习活动吧!活动后一定感到收获不少吧!坐下再冷静思考一下,或许还有一些缺憾。请以你最熟悉的一次活动为例,回顾和反思一下活动的全过程,对本次活动作一个小结,在未形成文字材料之前,请你列出这个小结的写作提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请你给《西游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部名著各写一句话来点评其内容或特色,字数20字以内。(2分)

①《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2分)

答案

小题1:

提纲:1.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活动过程:(1)分组收集 (2)交流展示 (3)评选最佳故事

小题2:

①《西游记》:幽默诙谐的语言,奇思异想的构思。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血与火中炼就辉煌人生。

③你喜欢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这很好,说明你是一个爱好阅读的学生。其实,我也很爱这本书。但是在课堂上看会影响你对新知识的学习,相信你会处理好课外阅读和课堂学习的关系的,是吗?

题目分析: 抓住“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的要求,劝说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同时注意语言得体,表达简明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一l0题。(9分,每小题3分)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日:“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通:“昵):不可弃

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

“季子来归”,嘉之也。

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日:“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日:“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日:“鲁可取乎?”对日:“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日:“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日:“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日:“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日:“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夜与国人出。狄人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

(选自《左传•鲁闵公元年~二年》有删改)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满足

B.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怀恋,贪恋

C.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帮助,辅助

D.公次于郎以待之 差一等的

10.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中的齐侯即齐桓公,他在管仲的劝谏下出兵救邢。管仲的语言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

B.文中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现在也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常用来形容祸根不除,灾难祸患就不会停止。

C.仲孙认为,“礼”是国家的根本,鲁国之所以能顽强生存,是因为它的根本没有动摇。所以他劝齐桓公宁可看着鲁国遭受祸难,等待时机消灭它。

D.卫国灭亡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君骄奢淫逸,耽于享乐,不体恤百姓,得不到国人的支持,国家是不会长久的。

11.将第1卷第三题文言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夏亲暱,不可弃也。(3分)

(2)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4分)

(3)若之何而去之?(3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