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小题1:李同学在朗读课文《雨说》中的选段:“当鱼塘寒浅留滞(dài)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ān)哑歌不成调子。”张同学听后,对李同学说:“你读错了两个字音,这里“滞”应该读________ ,“喑”应该读________。(请填上正确的拼音)(2分)

小题2:王同学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7分)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①文段的第2节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

②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征,可以断定文中所描绘的是______。(1分)

③ 第1节中的划线句子,你一定很熟悉,在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中也有与之相同的句子(2分) 

④请补写出文中引用的诗句的前半句。

________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2分)

小题3:吴同学总结道:

“①刚才同学们围绕着‘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③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④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

以上总结语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毛病,请帮他修改一下。(4分)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小题4: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

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小题1:zhì yīn

小题2:①晰—淅 魄—魂②春雨③朱自清《春》④随潜入夜

小题3:② 改法一:将“而且”改为“所以”。 改法二:同学们不仅准备充分;④ 改法:“通过”与“使”删去其一。

小题4:雨对人类有功。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过量的降雨会引发灾难,造成经济损失。

题目分析:小题1注意两个字不要“读字读半边”,可根据句意协助推断字的读音。拼读时注意平翘舌和前后鼻音的区别。小题2阅读时特别注意文段中形似易错字,根据语境和汉字的形声特点来辨别汉字的正误。根据文段中雨“细密”的特点可判断是写“春”。文学常识根据记忆填写即可。小题3“由于”与“所以”搭配,是因果关系,“不仅”与“而且”搭配,是递进关系。小题4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说到“功”与“过”,二是要结合材料的内容,三是用自己的话说,语言要简洁。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