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其中法德实现和解成为西欧联合的关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1年4月11日,履新不久的阿登纳以西德 * * 兼外交部长的身份访问巴黎。阿登纳曾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1958年6月,戴高乐重掌法国大权。他说:“德国和法国必须结成紧密的友谊。只有德法之间的友谊才能拯救西欧。”
材料二 戴高乐学会暨基金会的会长级代表弗朗索瓦·凯斯莱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他家有3个人死于德国人的枪下,他妻子家庭中有4人被德国人打死。这种悲剧在法国很普遍。凯斯莱的女儿在德国工作,起初凯斯莱的母亲说孙女千万别嫁给德国人。当这个女孩后来真嫁给德国人、并且生了一个孩子以后,老人现在认为这也很好。当然,这也同德国人的认罪态度有关。德国人从心里真正承认那些战争罪行,他们也不理解当年的德国人怎么能犯下如此残忍的战争罪行,他们有一种负罪感,为前人承担历史责任。(《人民日报》,2004年1月21日)
材料三 世界区域图(图10)
(1)分析法德实现和解的原因。(12分)
(2)你认为法德和解对中日关系的发展是否有借鉴作用?请说明理由。
(3)经过图10中甲海域的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线,试分析其原因。
(4)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其主要由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等五个方面决定。试从基本实体方面分析图10中乙国所具有的优势。
(1)二战后德国人真正承认战争罪行,吸取战争留下的深刻教训,为法德关系的改善铺平道路;法德都是战争主要受害国,经济受到严重挫伤,加强经济联系有利于经济发展;法德关系的改善也与法德两国政治家的努力分不开。(12分)
(2)此问为开放性答案。
一为有借鉴作用,理由为:日本文明历史上受中华文明影响较大;中日两国建交以来,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有一定基础等。(8分)
一为没有借鉴作用,理由为:中日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和发展战略的差异;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战争罪行;重温军国主义旧梦等。(8分)
(3)①东西两岸均为经济发达地区,贸易货运量大。②东西两岸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各种交流频繁。③东西两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④东西两岸均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商品贸易量大。
(4)国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国民受教育的程度高;国土东西岸濒临海洋,对外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