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1)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2分)

(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2分)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2分)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2分)

(4)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事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列举2001年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2分)

答案

(1)美国长期以来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2分)

中美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僵局,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适当给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3)1979年。(2分)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给2分)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 (答出一点即可给2分)

(5)中国加入WTO  (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坚持政治上孤立中国,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政策,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经过乒乓外交,中美结束了长期对峙的局面,开始走上正常化。

(2)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就是遵循了这个原则来处理中美关系的。

(3)根据所学知识,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的对外交往和经济的发展。

(4)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在70年代除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中国重返联合国,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也是重大成就。

(5)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外交成就不断取得新成绩,2001年,经过磋商,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中国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美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有些是因为政治偏见所致,有些由于相互缺乏了解造成,有些是两国建交以来一直存在的老问题,有些是随着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只要双方坚定致力于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拓展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中美两国完全可以打破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走向对抗的所谓‘定律’,走出一条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综合题

材料一 戊戌 * * 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 * * ,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 * * 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 * * 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 * * 发生,是促发 * * 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 * * 的进程有何关系?(7分)

(2)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8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