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性学习:近半年来,一项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的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宣传这一公益活动,倡导大家积极参与,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关注就是力量,行动改变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4分)
【材料1】西部贫困地区存在午餐问题的学童健康状况调查
调查项目
人数
占被调查人群比率
同年龄段全国平均水平
生长迟缓
174
12%
2.5%
低体重
131
9%
2.3%
贫血
495
34%
5.8%
【材料2】2011年4月2日民间公益活动——“免费午餐”正式启动,它是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该活动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截止到2011年9月,短短5个多月,活动组织者已募集善款1690余万元,为77所学校的1万多个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
⑴请用“……之所以……,是因为……”的表述方式对以上二则材料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让同学们了解“免费午餐”活动的起因。(2分)
⑵班级要在校内开展“共为‘免费午餐’尽份力”的宣传活动,请你将下面的“宣传方式”补充完整。(2分)
①宣传方式一:搜集活动前后表现贫困地区学生吃不上午餐与吃上午餐情形的文字与图片,做成标题为               的展板。
②宣传方式二:                                
答案

小题1:共2分。内容要点:“民间组织开展活动”;“西部贫困地区学童存在午餐问题,出现营养不良状况(或:健康问题)”。示例:民间组织之所以开展“免费午餐”活动,是因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许多学童存在午餐问题,出现了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等严重营养不良的状况(或:健康问题)。

小题2:①(1分)主观题,无标准答案。示例1:关注“免费午餐” 助兄弟姐妹茁壮成长 示例2:让每一个同学吃好午餐 让每一个梦想都能成真 示例3:让我们关注所有的兄弟姐妹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②(1分)主观题,无标准答案。示例1: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呼吁大家都为 “免费午餐”奉献一份爱心。示例2:搜集为“免费午餐”活动献爱心的感人事迹,写成广播稿,在校广播站广播。示例3:在校内举办旧物品义卖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活动,传递爱心。

小题1: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图文结合题。本题要抓住要点“民间公益活动”和材料1的表头提示“西部贫困地区存在午餐问题的学童健康状况”等字眼。解此类题先要仔细研读题干,明确内容和要求;再看表和文字,提炼答题信息;最后针对题目充分组织好答题的语言,要做到简洁、准确、通顺。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综合性学习中的活动设计类题型,藉此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此类题一般都不设标准答案。答好这类题要求学生既要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又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①小题可理解为有活动内容,让我们写标题。因此根据小题2题干要求,结合前面的表和文字,写出简明、连贯,最好句式一致,字数相同的标题。

②拟定宣传方式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解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

湿地?失地!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中所描写的场景就是湿地。在人们眼中,湿地充满种种意象之美,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2)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跟森林、海洋并行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相对于自然湿地而言,人工湿地强调了社会和经济功能,弱化了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  

  (3)中国是世界上湿地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从地理分布看,湿地分布较多的省区是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西藏。总面积为17.78万平方千米,占全 国湿地面积的55%。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湿地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从1990年到2008年的近20年间,我国湿地呈现出的趋势(见图1)。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湿地的过度开发,尤其是农业开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业高产量的追求,以往未能开发的湿地如今被大量开发为农田,或排水后成为牧草草原,或改造为鱼塘和盐田,成在河流上建坝拦水、修建水库等。

  (5)由于开发过度,我国的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功能也逐步减弱。2010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指出:遭到破坏的湿地遍布华夏大地,破坏面积已经涉及原有湿地的40%-50%。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因上游大量开荒造田,造成下游350公里的河道断流,罗布泊、台特玛湖已干枯沦为沙漠。曾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大草原”的若尔盖,300多个湖泊中已有200多个干涸,草原沙化面积已达到1053平方千米,每年还在以11.65%的速度递增

  (6)可悲的是,这些教训还不能给现代人足够的警醒。在湿地边上建别墅,在滩涂里面打野鸭促旅游等破坏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一些饱受洪涝灾害之苦的地区,退耕还湖刚有成效,便又有人重新开垦。

  (7)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湿地的兴亡只是整个生态环境变迁的缩影。为了让湿地这个大自然的天然公园,不再成为永远的“失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保护我们的“地球之肾”。(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2月上,有删改)

【链接材料】三垟湿地地处温州市瓯海区,湿地面积13.6平方千 米。据调查,区域整体水质属于劣Ⅴ类,氮、磷、重金属等严重超标,更可怕的是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三垟湿地的现状已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按照政府规划,三垟湿地将建成“桔浦芳洲、白鹭野鸭、菱角莲藕、河 网人家”的生态园。(摘自“百度百科”)

1.阅读全文,结合标题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4)段,根据图1,用简明的语言补写画线句。(不超过3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据,结合上下文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指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三垟湿地是“城市之肾”,为城市增添了灵性,凸显了温州“山水城市”的特色。

B.三垟湿地能够在降 解污染物、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C.为了充分利用三垟湿地,我们应该把以往未能开发的湿地改造为农田、鱼塘。

D.三垟湿地水质严重受损,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由此,三垟湿地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