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8分)
为响应南平市政府“建设美丽南平、绿色南平”的倡议,倡导全校师生爱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校开展以“牵手自然,生态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小题1:【活动一:写成语,树理念】(2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上,古代中国人却也常有征服自然的臆想和做法,并由此产生不少这方面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
小题2:【活动二:巧劝导,效果好】(2分)
植树节期间,学校倡导同学们每人种养一棵树,与南平市广大干群共同打造“福建省绿色腹地”。对此,甲、乙同学有以下说辞,你会怎样有针对性地加以劝导?
甲同学:读书都来不及了,哪还有空做这样的事!
乙同学:就是,况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你的劝导:
小题3:【活动三:品汉字,启哲思】(2分)
要想生活好,树木少不了,有些带“木”的汉字就昭示了这一点。请按示例,选择“休”字或“采”字,发挥想象力,品析它们的形体结构,获取有益的哲思。
示例:“沐”——水让树木生长,树木又反过来涵养水源,有水,人们才能沐浴享受一把。
我选“休”——
我选“采”——
小题4:【活动四:改标语,表温馨】(2分)
绿草茵茵、设施齐全的河滨公园,每天都吸引大量的市民来休闲、锻炼,一些不讲文明的市民常往河里丢垃圾。为此,公园管委会在河边立了一个警示标语牌——“严禁往河里丢垃圾!”你觉得它语气生硬,想改温馨点,会怎么改?
标语:
小题1:示例:A愚公移山;H.精卫填海;C.后羿射日;D.人定胜天;E.战天斗地;F夸父逐日
小题2:)针对甲同学:
答案示例一:没错,我们的学业负担是很重,但我们不能总埋头读书呀,还要有其他事来调节调节,进行劳逸结合。
答案示例二:只要我们巧安排,时间还是有的,比如利用周末时间,而且种养一棵树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针对乙同学:
答案示例一:好处大着啦,看着自己亲手种养的树与自己一起长大,会没有成就感?会没有纪念意义?
答案示例二:课余时间种树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会没好处?
答案示例三:这项活动给我们实践机会,增加我们的见识,会没好处?
答案示例四:现在我们中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太少了,有这样的机会,何乐而不为,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答案示例五:种树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怎能说没好处呢?
小题3:答案示例一“休”—— 人们有树倚靠着休息,是多么惬意的事呀!
答案示例二“休”—— 人倚靠着树木休息,真爽!
答案示例三“休”—— 大树旁、树荫下,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答案示例四“采”——人的手指在树木上活动。
答案示例五“采”—— 有树木,人们的手指头才有东西采,才有收获
小题4:答案示例一: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答案示例二:河水有生命,手下多留情。
答案示例三:污染环境千夫指 保护环境万人颂。
答案示例四:河水养育你我他 保护环境靠大家。
答案示例五:让河水永远碧绿 让生活永远美好。
答案示例六:鱼儿对您微微笑,请您别把垃圾抛。
答案示例七:保护环境山河美 持续发展事业兴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神话成语的积累,要求学生在课下多积累。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甲乙二人错误的观点,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会意字的理解,可以赋予会意字新的时代意义。
小题4: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语气不能生硬,容易让人接受,但还能达到告诫他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