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在居里的帮助下,玛丽找到了理化学校一间十分简陋的棚屋,搬进了自己的实验仪器。 实验证明,铀射线与化合物的含铀量成正比,其强度可以准确测量。她认为,这种现象只能解释为是量子的一个特性。可是,为什么别的化学元素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呢?难道这只是一种偶然吗?不,应该检查已知的所有化学物质。不久,钍元素的射线就被她发现了。居里夫人把这些有放射性的物质叫做放射性元素,开始像一位打猎的神枪手一样,钻进元素世界的丛林,忘怀一切地猎捕新的放射性物质。在检验铀沥青矿石的时候,一种奇异的现象使居里夫人惊愕不已:测量表明,这里有一种比纯铀强大得多的放射性。这是为什么呢?一定是有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新元素在向人们召唤!一定!居里夫人这样判断着,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居里。居里也感到了这一发现的重要,决定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同自己的妻子合作,捕捉这个未知的放射性元素。
1898年7月居里夫妇向理科博士学院报告 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很强的两种元素的一种 为纪念玛丽的祖国 取名为 钋 紧接着,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又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取名为“镭”。
1.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 ]
A.,;,“” 。 B.,, 。 “” 。 C. , , , “” 。 D. , 。 , 《 》 。
2.“其强度可以准确测量”中的“其”指的是 。
3.“玛丽找到了化学校一间十分简陋的棚屋”,句中“十分简陋的棚屋”的作用是:
(1) (2)
4.文中三个问号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6.居里夫人热爱祖国的具体行动是 。
7.居里夫人的伟大贡献概括起来是 。
8.具有居里夫人这种精神品质的科学家还有谁?
1. C
2.铀射线
3.(1)玛丽工作环境简陋 (2)突出她的伟大发现更加可贵
4.表现居里夫人的疑惑,且承上启下。
5.比喻 居里夫人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的状态
6.把她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
7.她发现了两种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8.钱学森、邓稼先等。(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