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英国骚乱折射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当科学家们还摘徉于微博的“蝴蝶效应”——“它神话般地拓展了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在提高工作与生活效率的同时,甚至会改变当代人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然而转瞬之间,美丽的“蝴蝶”却发生了骇人的变异,扮演了偏见的散播者、暴力的信使、商铺大火的点火器,这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科技为伦敦骚乱中的各个群体都赋予了力量,包括暴徒、民间自警组织、政府,甚至是热情的普通市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严重。
材料二:英国首相在分析英国骚乱的原因时指出:青少年是“迷失的一代”,他们的价值观严重错位导致过激行动,引发骚乱。这对中国的启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让他们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1)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请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消极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利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怎样才能使青少年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互联网上网场所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经营行为,并依法打击违法经营和利用互联网丛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②就青少年自身看,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鉴别能力,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网络营运企业应该注重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促进优秀文化对其产生积极影响;文化塑造人,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搞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促进青少年学生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使其努力践行社会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公民基本道德文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