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实践题(8分)

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1世纪的今天,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警醒我们。为此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据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东北三省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撞钟鸣警仪式,用钟声和警报声警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9时16分,由中央有关部门、东北三省政府、解放军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撞钟手,一起推动钟槌击响警世钟鸣敲击在人们的心中。9时18分,尖利的防空警报从四面八方响起,震撼着沈阳全城。博物馆广场上1000多名各界群众静静伫立。同时,在沈阳规定的道路上所有车辆停止行驶鸣笛示意。此时此刻,东北三省所有城市也一同拉响警报。3分钟后,警报声从天际消失。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撞钟鸣警活动后,数千名沈阳市民进入博物馆参观。

小题2:“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                                                    情感。

小题3: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

(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2分)

古诗:                                   小说:                           

小题4: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40多年的“铸剑为犁”的雕像图片,请你用简洁的语

言介绍图片的内容及含义。(3)

           

答案

小题1:(2分)东三省共同撞钟鸣警”勿忘国耻”(意到即可)

小题2:(1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小题3:(2分)略

小题4:(4分;内容2分,含义2分,)内容:图片中一个青年人一的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意义:象征着人类要求停止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窒人类。

小题1:

题目分析:抓住新闻中时间、地点、事件等重要信息,紧扣“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这一中心拟写标题。

小题2:

题目分析:首先要了解“戈”在古代为兵器,然后从“止戈”一词来理解古人的思想。

小题3:

题目分析:描写战争场面,表达对战争感慨的诗句都可以,“一句相对完整”,即写出相连的两句古诗。注意小说要以“以战争为题材”,即指小说以写战争为主要内容。

小题4:

题目分析:内容,要以说明的方式介绍图中内容,要把人物的形态说清楚;含义,首先要理解“剑”代表战争,“犁”代表和平,再结合国际形势理解联合国这一雕像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