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括基督教的演变。
参考答案:
解析:(1)信徒成分的变化和社会基础的变化。基督教产生后,迅速广泛传播,社会势力上升。同时不少大地主、大商人以及达官贵人等有产者皈依基督教,并逐渐在教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改变了以往基督教以下层人民为社会基础的状况。 (2)主教等神职人员产生并控制了教会。起初,基督教只有分散的社团,并无固定组织。随着信徒的增多和捐献的增加,各地逐渐产生了由主教等神职人员主持的教会。主教集神权、财权和管理权于一身,并形成了一整套教阶制度和教规,说明教会已被有产者所控制。 (3)教义和思想发生转变。随着教徒成分的变化,基督教内部出现以下层犹太人为主体的彼得派和以中产阶级为中坚的保罗派,保罗派逐渐占据上风,其思想观点成为正统。 (4)从受罗马统治者迫害的宗教转变为得到统治者承认、支持的宗教。基督教的演变,使罗马统治者逐渐改变了对它的政策,由最初的 * * 转为 * * 与宽容并行,再转为扶植和利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返还没收的教堂和财产。这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政策从 * * 与宽容并行转为扶植和利用,而基督教也开始与帝国 * * 合流。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召开尼西亚会议,规定三位一体为正统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使基督教有了统一的教义和组织,并确立了皇帝对教会的最高领导权。这标志着基督教已完全蜕变为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完成了从被压迫者的宗教到受统治者利用的宗教的质变。公元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综观基督教的历史进程,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