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篇第八》)

注:①暴慢:粗暴,懈怠不敬。②鄙倍:鄙,浅薄;倍,同“背”,背理。③笾豆:古代用竹编成的祭祀典礼中的用具。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子告诉孟敬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要劝他好好听自己的话。

B.曾子教导孟敬之执政者应当重视的是道,而非那些“笾豆”之类的细枝末节。

C.孟敬之区看望曾子,曾子叮嘱他说话要有善意,让那些主管事物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D.曾子希望执政者严肃自己的容貌,端庄自己的脸色,恰当地用词以及注意说话似的语气声调。(2)孔子曾讲过“君子有九思”,其中“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语·季氏》)说的也是处世待人要注意的问题,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理解。

答:                                                                     

答案

(1)C

(2)孔子告诫弟子“脸色,考虑温和了吗;姿态,考虑恭敬了吗;说话,考虑忠诚老实了吗;做事,考虑严肃认真了吗”,子思告诫孟敬之“使自己的容貌严肃,使自己的脸色端庄,恰当用辞注意语气”,说的都是处世待人的道理。毕竟,做到这些,可以避免粗暴无礼,可以接近诚信,可以避免浅薄与错误。

(1)没有叮嘱孟敬之说话要有善意并让那些主管事务的官吏区管祭祀的事情。

(2)译文:曾子有憎恶之心,孟敬子来问。曾子对他说:“鸟儿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的话也是善良的。君子所重视的道路有三个方面,让自己的容貌从容恭敬,这样就会远离粗暴和放肆;让自己的脸色端正起来,这样就近于诚实守信;说话时注意用辞和语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鄙和背理了。至于祭祀或礼仪之类事,自有主管这方面事情的官吏掌握管理。”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