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华同学在用胶水粘贴讲义时发现在胶水未干时,容易把纸张分开,等胶水干后,纸张就很难分开了。他猜想这可能是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对纸的引力不同造成的。这一现象激发了他对液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引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

⑴他猜想液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引力大小可能跟液体温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请你再帮他提出一个分子引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引力大小可能跟             有关。

⑵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轻质塑料片剪成图甲所示的“舌形”,并在塑料片中间B处开一小透气小孔,再把它盖在盛满水的杯口(杯口位置为圆形虚线处),当塑料片与杯内水充分接触时,在伸出杯口的塑料片末端放6枚一角硬币,“舌形”塑料片刚被压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将塑料片中间开一小孔的目的是                        

(3)如果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请你把实验的过程补充完整。

                                                         

⑷小华为了知道水对塑料片的作用力大小,他测量了1枚一角硬币的质量为3g,塑料片

OAOB的长度分别是6cm和4cm,如果硬币和水对塑料片的力可以认为分别作用

A点与B点,则水分子对塑料片的力约为     N。(g取10N/kg)

答案

(1)液体种类、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消除大气压对实验的影响

(3)在杯中注满同温度的酒精,重复小华的实验步骤,比较放硬币的多少。(4) 0.27

⑴猜测一个与液体温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的因素,但也不能漫无目的的猜测;(2)实验中,将塑料片中间开一小孔的目的是消除大气压对实验的影响;(3)本题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补充的条件是在杯中注满同温度的酒精,重复小华的实验步骤,比较放硬币的多少;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O点是支点,计算出水分子对塑料片的力约为0.27N。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马燕生活在宁夏同心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学习非常刻苦。看着身边伙伴因贫困而辍学,马燕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她在日记里一再提到对读书的渴望和害怕离开校园的担心。终于,日益窘迫的家境还是使马燕不得不退学了。马燕不服气,开始和妈妈进行艰苦的谈判。她哭着哀求,一遍遍地讲道理给妈妈听,可妈妈就是不答应。谈判不成,马燕并没有气馁。她把厚厚的4本日记塞给妈妈,又给妈妈写了封信,希望能打动母亲的心。她在信中说:“妈妈,如果我不上学,我一辈子眼泪都流不干了。”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我的心里苦死了!我就是借钱也要让马燕上学。”后来,一位法国记者偶然看到了马燕写的日记,被她的执著精神深深打动,他急切地想把这些事告诉读者。不久,《马燕日记》在法国出版。这本记录着一位失学少年对上学的渴望、对命运不屈抗争的书,感动了法兰西,更在十几个国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马燕终于重返校园,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当记者问她有什么打算时,马燕只说了一句话:“我要学好。”

请回答:

(1)马燕是怎样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的?看了这个故事后你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马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同学不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你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吗?你会怎样劝说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遇到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现象,你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