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朱雪芹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仅有的3位农民工代表之一,连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下表是她的履职日记。从朱雪芹的履职日记可以看出                   (    )

当选之后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审议现场我把想说的都说了出来
面对媒体抓住一切机会为农民工说话
选举决定选票上的人距离我是如此的近
盛会闭幕相信今后会做得更好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      ②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③人大代表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④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朱雪芹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仅有的3位农民工代表之一,连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朱雪芹的履职日记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我国基本民主制度主要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材料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纺织业在丝棉产区成为城乡广为流行的手工业形式。当时,棉纱、棉布的生产仍由城乡家庭手工业来完成。这是因为,在机器在工业出现之前,企业实施规模生产难以控制棉纱、棉布的质量,布商字号为了把握市场、保证信誉、追求利润,放弃最初的加工程序,向农民和城市个体手工业者收购质量合格的棉布初成品,再设法精加工以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要。……清代正式废除匠藉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所有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晃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耕、织分离(北耕南织,特别是在苏南的城市和乡镇,不得不以买来的棉花作为原料),纺、织分离(城乡家庭女红与市、镇染整场、坊分头进行),已经开始。

——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浙市、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主要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即在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

——据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指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工业革命的某些有利因素)水平最高的地区。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前夕,江南的原始工业化程度绝不亚于英国,而双方都以轻工业为主,彼此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重工业自16世纪开始便迅速发展,在工业上所占的比重也日渐增加,但这种现象没有在江南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重工业需消耗耗大量能源和材料,而轻工业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相对较小,对劳动力的依赖却相当高,因此劳动力充足、能源和材料缺乏的江南很自然地便偏重轻工业的发展,注重技巧而不注重机器。但重工业的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正是工业革命的大前提。

——据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明清时期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因素。(6分)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最终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