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子路从而后》章,完成相应的题目。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遇丈人:         (2)植其杖而芸:        (3)欲洁其身: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2分)

(2)明日,子路行,以告。(2分)

小题3: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 (2分)

答案

小题1:(1)对老人的尊称 (2)通“耘”除草  (3)使……纯洁

小题1:(1)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见了子路。

(2)第二天,子路上路,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

小题1: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扰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丈人:老人,对老人的尊称,古今异义。(2)芸:通耘,除草。通假字。(3)洁:使动用法,使...清白。

小题2:(1)黍:音shǔ,黏小米。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见:使动用法,使......见。焉:语气助词。表叙述语气,不需译出。

(2)明日:第二天。行:上路。以告: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以:介词,把。后省宾语“之”,之代上文所记的情况。“告”后省宾语“夫子”。

小题3:“大伦”:指社会中的君臣关系。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