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2分)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 *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 当前,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部分行业垄断、民间投资渠道不畅、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等问题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一些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资源错配,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将过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事务上,制约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习 * * * * 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我们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肯定还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4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哪三位一体构成?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12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的哲学依据。(6分)

答案

(1)①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也给2分)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或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竞争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分)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有利于根据市场机制塑造平等市场主体,促进平等竞争,(1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能够引导企业根据市场价格、供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1分)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2分)⑤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有利于政府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改善公共服务和维护公平正义上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4分)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精致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2分)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2分)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2分)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人民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走得通、走得好。(2分)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得通、走得好,就需要既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又要走自己的路,不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2分)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使自己的路走得通、走得好,必须要开拓创新。

题目分析:(1)此问虽然要求是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但范围非常明确,即为什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作答时首先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其次可以从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2)此题主要涉及两个问,第一问较为简单,考查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第二问有一定难度,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主要从两大方面组织答案,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精致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3)作答时注意答题范围为哲学依据,范围较广,需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答案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组织,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即可。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与皆当世名人游:游玩,游览。

B.出为刺史例:按惯例

C.自于山水间肆:放任,纵情。

D.当播州诣:到,往小题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皆子厚为师

B.地事秦

C.故为之文

D.其俗男女质钱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从小才学出众,后来名声大振,时人都敬慕想与他交往,那些权贵公卿争着要他做自己的弟子,众口一词地推荐赞扬他。

B.柳宗元年轻时就科举得志,从政初期仕途顺利,可谓平步青云,在唐顺宗时期担任了监察御史和礼部员外郎,但此后便屡遭贬谪。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表现出相当高的为政才能,他关心百姓疾苦,移风易俗,推行教化和政令,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堪称表率。

D.柳宗元传承了先父的孝道,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深处逆境的他,因为考虑到刘禹锡有老母,不惜交换各自外放之地。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2)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3分)

(3)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