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企业通过多年项目实施经验总结归纳出的IT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列表属于______范畴。

A.企业环境因素
B.定性分析技术
C.组织过程资产
D.风险规划技术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①风险管理计划编制:决定了如何动手处理、规划和实施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
②风险识别:决定哪些风险会对项目造成影响,并记录下这些风险的属性。在项目风险识别工作中,首先要全面分析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找出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整理汇总成项目风险的清单。
⑧定性风险分析: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进行后续的深入分析,或者根据对风险概率和影响的评估采取适当的措施。
④定量风险分析:测量风险出现的概率和结果,并评估它们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⑤风险应对计划编制:开发一些应对方案和措施以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降低项目失败的威胁。
⑥风险监控: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监视残余风险,识别新的风险,执行风险应对计划,以及评估这些工作的有效性。
企业环境因素(EEFS)是指环绕或影响一个项目成功的任何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任何一个或所有参与项目的企业,并可能包括组织文化和结构、基础设施、现有的资源、商业数据库、市场条件、项目管理软件等。企业环境因素可能会限制项目管理办法,并可能对结果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
组织过程资产是指可以从组织得到用以促进项目成功的任何或全部的组织过程资产。参与项目的部分或全部组织可能必须考虑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企业计划、政策方针、规程、指南和管理系统的影响。组织过程资产也代表了组织的知识和经验教训。组织过程资产依据行业的类型、组织和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的结合可以有不同的组成形式,如组织过程资产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①组织中指导工作的过程和程序:
·组织的标准过程,如标准、政策(安全和健康政策;项目管理政策)、标准产品和项目生命周期、质量政策和规程。
·标准指导方针、模板、工作指南、建议评估标准、风险模板和性能测量准则。
·用于满足项目特定需要的修正组织中一系列标准过程的指南和标准。
·为满足项目的特定需求,对组织标准过程集进行剪裁的准则和指南。
·组织的沟通需求,如可以使用的特定通信技术、允许的通信媒介及保管的要求。
·项目收尾指南和需求,如结项审计、项目评估、产品确认和验收标准指南。
·财务控制程序,如汇报周期、必要开支、支出评审、财务编码和标准合同条款。
·问题和缺陷管理程序,定义对问题和缺陷的控制,问题和缺陷的识别和解决,行动项的追踪。
·调整政府或行业标准,如调整的机构规则、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
·变更控制规程,包括哪些公司正式的标准、方针、计划和规程及任何项目文件可以被调整、如何批准和确认变更。
·风险控制规程,包括风险的分类、概率和影响定义、概率和影响矩阵。
·作为整体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集的工作授权发布规程。
②组织的全部知识基础:
·过程测量数据库,用于收集和利用过程和产品的测量数据。
·经验学习系统,包括以往项目的选择决策和以往的项目绩效信息。
·历史信息(项目文件、记录、文档和所有项目收尾信息和文档),包括来自风险管理的信息。如确定的风险,计划的响应措施和任何影响。
·问题和缺陷管理数据库,包括问题和缺陷的状态,控制,解决方案和行动项结果。
·配置管理知识库,包括所有的正式的公司标准、政策、程序和项目文档的各种版本和基线。
·财务数据库,包括劳动时间、产生的费用、预算和项目超支费用等信息。
可见企业通过多年项目实施经验总结归纳出的IT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列表属于组织过程资产范畴。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8分)

站在蝉的角度思考

吴安臣

①刚想睡个午觉,突然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搅得人心烦意乱。跑出去拾一块石头朝树上猛地砸去,但它毫无反应。它依然叫。我依旧烦。这才想起蝉这东西据资料记载是没有听觉的。

②于是试图用鞭炮声来驱赶蝉。可是鞭炮声过后蝉鸣如故。类似的动作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做过。他曾经在栖有鸣蝉的大树下连连扣发装满火药的猎枪。可是尽管声如霹雳,对蝉毫无影响。它依然放声欢歌。法布尔大约正是由此得出蝉是没有听觉的结论。但是近日我才知道蝉实际上是有听觉的,只是这听觉仅限于同类之间罢了。它的听觉接受声波频率的范围都是针对同类的。所以它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恐吓。

③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吧,蝉给我们的印象很差。它就像一个聒噪的最拙劣的歌手一样唱通了每一个夏天,它们甚至半夜三更了都还在月亮下叫唤几声,不然辛弃疾《西江月》里怎么会说“清风半夜鸣蝉”呢。对于这个拙劣的歌手.小时候我们都是在它们还没变成蝉之前全数将它们消灭。在它没有“金蝉脱壳”之前就叫它下到油锅里。

④记得那时夏天傍晚放学后第一要做的就是在榆树、泡桐树或者柳树根下仔细寻找那些即将破土而出的蝉幼虫.河南当地人管这幼虫叫“爬蚱”。清洗后就放进了锅里,装点盐.煮熟后我可以甚至连壳一起嚼下去,那肉鲜美得决不亚于现在吃到的任何肉,也许是那时生活艰苦吧,才会有这种特殊的感觉。

⑤到了城里发现爬蚱居然卖到十多块一斤!才愈加明白这玩意的肉质的确非同凡响。吃掉爬蚱——蝉的幼虫这招够狠毒的.但第二天蝉鸣依然,这时我等只有干瞪眼了,因为,在我们睡着的时候.又有许多的爬蚱变成了蝉飞走了。

⑥后来又发现:其实蝉这种昆虫在古代居然是身处劣境、品行高洁者的象征。曹植曾经在《蝉赋》里把蝉喻为品德纯正的贞士。大约是因为这点吧,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连蝉的叫声也变得美好起来。古人甚至认为,人若要不虚度此生,有八种声音不得不听,夏日的蝉鸣就是八声之一。连贵为天子的唐太宗,也极欣赏蝉呜。他的《赋得弱柳鸣秋蝉》诗:“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把那个蝉写得可以说是趣味无穷。难道古代人不懂欣赏?还是蝉那时叫声的确婉转?不过我想,现在这玩意总不会有人再歌颂它了吧?但我又错了一台湾女作家简蝴在《夏之绝句》里就对它褒扬了一番:“蝉声把我整个心思都吸引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的………‘聆听,也是艺术……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愁……”看吧!蝉还有这等功效!着实让我又大跌了一次眼镜。

⑦继续翻阅资料——又发现我真的不了解蝉:可怜的蝉,为了等待“金蝉脱壳”、获得自由的那一刻,要在地下过上漫长的暗无天日的生活。不同的蝉在地下的时间也不同。美国有一种“十七年蝉”,它的幼虫在泥土里呆的时间竟然长达十七年。是世界上生长周期最长的昆虫。不过这些在地下度过十七年暗无天日生涯的虫子,却只能在这光明的世界上度过短短的几星期。

⑧法布尔这样写道:“也许上帝给予一种格外的恩赐,必先索取昂贵的代价。我不知蝉是否与上帝有过这样的盟约,蝉在飞之前曾有过多年的地下生活,像一个艰难的矿工沉身于湿冷、黑暗孤寂,只为有一天可以飞。蝉以非凡的毅力来等待那个遥远无边的理想。若干年的艰辛:一夏的飞翔——蝉的一生。在时间上,蝉的生命里苦难与幸福的比例严重失调。可是一代又一代.蝉们义无反顾地走着这条老路。”蝉把美抵押给了上帝,所以生命短暂,但它用抵押的美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飞翔。

⑨蝉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它用了一生的时间来歌唱。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美总是瞬间的、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这样。然而花谢花还开,月圆月又缺。而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如果人们都能知道蝉十几年一鸣,如此难得,又如此短暂,能不珍贵吗?

⑩记得西方有个荆棘鸟的传说,说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比世上任何生灵的声音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就要去寻找一棵荆棘树,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然后在树枝问婉转啼鸣,这时它完全超脱了垂死的剧痛。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然而整个世界都是屏息聆听这卓绝的歌唱。可惜的是世间并无这样勇敢的鸟,倒是蝉体现了这种类似的精神。可是人们为何乐意接受一个虚幻形象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确凿的存在呢?原因多重,其一是蝉以吮吸树汁为生.被归为害虫之列。其实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必须有一些食物,如虎豹的矫健是用无数羚羊的丧生换来的。可人比较欺软怕硬,对凶猛的动物不敢妄加评判,只有去声讨蝉的罪过了。

11因为它是害虫吧,是的!我们把它——弱不禁风的蝉定为了害虫,我们去捉那些即将出壳的蝉似乎就成为了为了正义。蝉成了具有高蛋白的盘中餐。蝉积年含辛茹苦的理想被扼杀在即将实现的最后一刹那。今天再看到被炸得油汪汪、金灿灿的蝉躺在盘子里时——我的确说不出什么,只觉得弥散在心的是真正的惭愧。

小题1:试简要说明下面加点的词语和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人们为何乐意接受一个虚幻形象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确凿的存在呢?(2分)

(2)蝉把美抵押给了上帝(2分)

(3)含辛茹苦的理想被扼杀在即将实现的最后一刹那。(2分)

小题2:人类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如果真正“站在蝉的角度思考”,人对蝉有哪些误读?试结合全文的内容加以概括。(6分)

小题3:文章从写“我”驱蝉开篇,第⑩段又写了荆棘鸟的传说。试比较这两处写法的异同,并说明它们对于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6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