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你怎么看待农民土地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农民与土地问题历来都是党和国家最关注、最关心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13亿人口有9亿多是农民,所以只有解决好农民的问题,才能真正使祖国走向繁荣富强。在对待这个问题时,要做到: (1)坚持土地国有化不动摇。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如果将土地私有化,只会加快农民对土地权利的流失,最终导致农民没有土地。所以,一定要坚持土地的国有化,通过国家力量保障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2)政策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权益。我国经过改革,已经延长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期限,也出台了各种政策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既增加了土地的流动性,让那些希望从事别的产业的农民流转自己对土地的权利,实现他们对土地的经济效益,也为从事与土地相关的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便利,保证他们对土地的权利不会被侵害。 (3)法律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利益。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征用、占用农民的土地,不仅要有法律规定的原因,还要补偿农民经济上的损失、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为其提供社保,等等。将涉及农民土地问题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更切实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4)坚决整治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在制度、政策、法律的保护下,并不能保证杜绝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事件发生。所以,一旦发生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事件,一定要严惩不贷,坚决保护农民土地利益。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能吞能吐”的森林》,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3)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4)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小题1:第一段中画横线处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小题2:文中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第二段的“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一句的作用是 _______, 第三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一句中的“1/3以上”强调了         ___。(2分)

小题4:阅读选文第三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找出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2分)

                                                                           

(2)试找出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带来的影响。(2分)

                                                                            

小题5:我市正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阅读本文后你对我市的“双创”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用简要文字表述出来。(提出的建议不少于二条。)(4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