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几种盐的溶解度见图。反应III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浓缩、     、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检验K2SO4样品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                       

(3)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                       

(4)Mn3O4与浓盐酸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下图是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①该曲线中B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煅烧过程中固体锰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000℃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试分析产物总锰含量减小的原因:         

答案

(1)趁热过滤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过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

(3)MnO2+SO2=MnSO4

(4)Mn3O4+8H+2Cl3Mn2+Cl2↑+4H2O

(5)①Mn3O4②部分Mn3O4又被氧化为Mn2O3或MnO2,造成总锰含量减小

题目分析:(1)四种物质中相同温度下硫酸钾溶解度最小,所以反应III中蒸发浓缩后硫酸钾析出,趁热过滤得硫酸钾晶体,再洗涤、干燥即可。(2)检验Cl-一般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但SO42-也能与Ag+形成硫酸银沉淀,所以检验Cl-前要先加过量硝酸钡溶液将SO42-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3)二氧化锰与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锰。(4)Mn常见价态有+2、+4、+6、+7,四氧化三锰可改写为MnO2·2MnO,MnO2与浓盐酸生成MnCl2、Cl2和H2O、MnO与盐酸生成MnCl2和H2O。(5)由流程图可知硫酸锰晶体锻烧得到四氧化三锰,根据图中数据,由Mn守恒确认B为四氧化三锰。温度超过1000℃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原因可能是四氧化三锰被氧化为二氧化锰或三氧化二锰,使锰含量减小。

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HNO3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滴入几滴浓HNO3,溶液的颜色变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快速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这一奇特现象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对此现象设计了探究性实验。

⑴甲同学认为是溶液中的Fe2+的干扰造成的,大家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可以排除Fe2+的干扰,理由是                                                                  

⑵乙同学认为红色消失,说明Fe(SCN)3被破坏,红棕色NO2说明了某些离子与HN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推测可能是KSCN与HNO3作用。KSCN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根据C、S、N的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相关知识推测SCN-的结构式为                        

⑶根据乙同学的观点,设计了实验方案1,往浓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溶液红色消失变为浅绿色,溶液温度升高;继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蓝色,最后变成无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非极性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向浓HNO3中滴入KSCN的离子方程式

                                                                                          

⑷丙同学认为SCN-的性质还可进一步探究,设计了方案2,向Fe(SCN)3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消失变为黄色,而加入碘水时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丙同学的设计意图是       __                                                                      

⑸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应注意               ;b、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                    是Fe3+。(填“一定”或“不一定”)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