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和消费社会是同时出现和形成的,消费社会是消费文化依存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形态,消费文化又构成了消费社会的本质,它们相互构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消费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机制也就是消费文化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普遍认为,消费社会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时期,即由短缺经济发展到经济过热或通胀时期,生产过剩过热必然导致消费的过剩过热,政府也鼓励和刺激民众消费,扩大内需以推动生产的发展或预防经济下滑。当代社会的生产过剩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内在动力。当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代大众传媒借助互联网的快捷和多媒体的刺激搭建了商品咨询、购买和售后服务的立体平台,向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民众最终屈服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懵懵懂懂地购买了商品,并进行着过度的甚至是浪费式的消费。在当今社会,消费无时不有和无处不在,消费所表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也是前所未有的,当代社会无疑地已进入到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时代。

其实,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的消耗过程,是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发展而发展的,物质消费中总是包含着文化因素,只不过在人类早期,特别是在原始先民那里,文化消费同物质消费未分化时,没有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并且是微乎其微的。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开始分化,文化消费不仅渗透在物质消费中,而且也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到了当代消费社会,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凸显,文化消费的意义和符号程度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社会形态的消费文化。可见,文化消费是人类所固有的,具有同物质消费一样的漫长历史,文化消费是文化产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过程,而消费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文化消费并非都展现为当代意义的消费文化形态,只有在消费社会,文化消费才展现为消费文化形态和社会景观,但作为当代消费文化形态又必须通过文化消费呈现出来。

在当代,消费文化过分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过分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过多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感官愉悦和时髦走秀,而对文化消费的深度阅读、境界提升、信念确立、崇高向往、形上关怀、人生启迪、心性陶冶等方面则有所淡漠和忽视。另外,在当代,消费文化产品数量过剩质量欠优,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无所适从,丧失了自己的选择能力和欣赏个性。从而,消费文化既浪费了物质资源,也亵渎和曲解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时还造成了没有个性特点均质化的文化消费模式。

小题1:下列关于“消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消费文化与消费社会是同时出现和形成的,消费文化以消费社会作为其依存的现

实基础和社会形态。

B.消费文化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与消费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机制,在出现和形成的过程中,它们相互构成、依存和影响。

C.消费文化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时期,是生产过剩过热与消费过剩过热共同作用的结果。

D.消费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当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消费文化形成的内在动力。

小题2:下列对“文化消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关系密切,在人类的消费史上,文化消费是人类所固有的,具有同物质消费一样的漫长历史。

B.在原始社会,文化消费还未完全从物质消费中分化出来,缺少比较独立的表现形式,因而影响力微乎其微。

C.文明时代到来之后,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开始分化,文化消费不仅渗透在物质消费中,而且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

D.在当代消费社会中,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愈益凸显,文化消费成为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社会形态的消费文化。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大众传媒向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导致民众盲目、过度甚至浪费式的消费,有力地推动了消费社会的形成。

B.消费所表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前所未有,表明当代社会已进入了消费社会和消费时代,因此,消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C.当今社会更需重视文化消费的深度阅读、境界提升、信念确立、崇高向往、形上关怀等方面,促进文化消费的均衡健康发展。

D.当今的消费文化,文化产品数量过剩,质量欠优,导致人们丧失了选择能力和欣赏个性,进而使物质资源浪费,文化资源被污染。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1: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应先筛选出原文对“消费文化”这个概念的全部表述文字,再将其同各选项内容对照。B项,“它们”指代错误;C项“共同作用”的说法错;D项,当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消费文化的形成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外在作用。

小题2: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应先筛选出原文对“文化消费”这个概念的全部表述文字,再将其同各选项内容对照。B项“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文化消费还未完全从物质消费中分化出来”的说法不符合文意:“未完全分化”包含了开始分化的意思,而这一阶段并未开始分化。同时根据文意,两者之间也不可能完全分化。

小题3: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不可忽略题干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中,B项前后因果关系颠倒。

单项选择题

某城市一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成立于2002年。成立当年亏损,次年开始盈利,弥补上年亏损后仍有利润。2006年发生业务如下:
(1)开发一别墅项目,与境外企业签订代销协议,规定按境外别墅的实际销售收入支付18%的手续费。别墅全部在境外销售后,该企业收到境外企业扣除手续费后的余款 4100万元。手续费计入营业费用。
(2)开发一高标准住宅项目,当年完工并全部销售,取得累计销售收入8000万元。年内已取得预售款6000万元。
(3)开发一商住楼项目,尚未全部完工,经批准预售,取得预收款1000万元。
(4)上述别墅和高标准住宅项目的销售成本为7500万元。
(5)全年发生的营业费用为1100万元(其中广告费100万元;境外代销别墅手续费900万元),管理费用500万元(其中交际应酬费120万元;总机构管理费50万元;总机构特许权使用费10万元;职工福利费类支付120万元),财务费用300万元。
(6)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市价15万元;接受现金捐赠10万元;逾期达两年未要求偿还的应付款5万元。
(7)通过非盈利社会团体向境内公益事业捐款80万元。
(8)已列支成本、费用的工资总额1000万元,并按规定比例计提了工会经费20万元和职工教育经费15万元。
(9)经审核,别墅和高标准住宅项目土地增值税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分别为4400万元和7600万元。
(10)地方所得税3%,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房地产预计利润率为10%,收到的预收款已按规定预缴了所得税。
请根据所给资料,依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以万元为单位,如小数点后多位的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006年度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为( )万元。

A.994.13

B.1010.63

C.652.58

D.542.25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