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关于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从法的正式渊源上看,“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公布后的所有法律、法规均以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

C.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可采取“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

D.所有法律议案(法律案)都须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和通过

答案

参考答案:B, D

解析:

《立法法》第52条规定,在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第62条规定,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第70条规定,在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文本为标准文本,B项说法错误。《立法法》第25条规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由此可知,并非所有法律议案(法律案)都须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和通过,D项说法错误。《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从法的正式渊源上看,"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A项说法正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4条规定,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C项说法正确。 

【考点】: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