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移植排斥反应试述排斥反应的机制。
参考答案:移植排斥反应是指同种异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时,受者免疫系统对移植物产生的排异反应,包括宿主进行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可能导致移植物丧失,甚至坏死,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涉及细胞核抗体介导的多种免疫损伤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免疫学现象。
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如下:
(1)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和细胞毒作用对移植物的排斥起着重要的作用。移植物中供体的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具有丰富的HLA-Ⅰ、Ⅱ,是主要的致敏原。它们一旦被宿主的淋巴细胞识别,即可使CD8+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溶解破坏移植物。同时,使CD4-细胞活化,启动经典的迟发性超敏反应。此外,与迟发性超敏反应相伴随的微血管损害、组织缺血及巨噬细胞介导的破坏作用,也是移植物损毁的重要机制。
(2)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其形式有二:①过敏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前循环中已有HLA抗体存在的受者。该抗体可来自过去曾多次妊娠、接受输血、或感染过某些表面抗原与供者HLA有交叉反应的细菌或病毒。在这种情况下,移植后可立即发生排斥反应,由于循环抗体固定于移植物的血管内皮,固定并激活补体,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②在原来并未致敏的个体中,随着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形成,可同时有抗HLA抗体形成,造成移植物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