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灵的孤独让我也曾为自己的选择动摇过。每每为吃饭发愁,或者想念妈妈只能打打电话时,我还真有点后悔当初自己冲动的选择。但想想这毕竟是自己的决定,也不过就半年时间,能挺就挺吧!但很快,看到这些农村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有了起色,一个个辍学的孩子又返回了课堂,我想我找到了喜欢这里的感觉。作者最有可能的身份是:

A.小学教师

B.青年志愿者

C.记者

D.年轻村干部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答案为B。本题属于推断结论型,考查的是对作者身份的推断。根据题干中"也不过就半年时间",可以排除选项A、D;由"当初自己冲动的选择"、"这些农村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有了起色,一个个辍学的孩子又返回了课堂"来看,作者最可能的身份就是青年志愿者。

单项选择题
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填空.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3年1月12日电:10日晚间开始笼罩京城的雾霾仍在继续,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北京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从污染形势预报的分析结果看,此次影响北京市的重污染过程在下周一之前不会发生明显改善.

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三:PM2.5的来源:

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自然来源: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材料四:PM2.5的危害: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1)PM2.5是一些______的颗粒物.

(2)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______系统.

(3)人体的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能够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是______

1黏液  ②鼻毛  ③鼻粘膜内的毛细血管  ④纤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PM2.5的来源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5)如果你是北京市的市长,你会如何防治雾霾?